
上世纪八十年代,我所在的城市长沙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盗窃案。
赤岗村一所粮店被盗27万斤粮票。
当时,大家都惊呆了。
27万斤啊!
当时,每家每户手中的粮票也就几斤,有的一斤都没有。
当年,这个粮票可是好东西。
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它。
比如说,你从茶陵县来到长沙市,你手中光有钱还不行,必须要有粮票。
因为你到饭店吃饭,除了交钱,还必须交粮票。
吃半斤米饭,就必须交半斤粮票。
如果你只交钱,不交粮票,行不行?
不行,绝对不行。
能不能把粮票折成钱呢?
也不可以。
也就是说,如果你没有粮票,你到任何一家饭店都可能吃不上饭。
即使手中拥有百万人民币也不可以。
当然,那时候,大家的收入都比较低。
我参加工作时只有二十二元,但与农民伯伯比就强太多了。
七十、八十年代早期,农村非常穷,一个强劳动力每天只能挣十个工分。
这十个工分值多少钱呢?
二毛。
好的生产队有可能是五毛,差的只有一毛,一般都是二毛。
这二毛钱是要管全家大小一天口粮的。
那时家家户户子女非常多,十口之家很常见,其中能够正常挣工分的,也就二三个大人。
他们辛辛苦苦劳作一个月,还没有我挣得多,所以我这点钱还是不错的。
当然,我吃饭一样需要粮票。
当时,按照规定,有正式工作单位的或者吃国家粮的,可以到粮店领一些粮票,而吃农村粮的则没有。
吃农村粮的人没有粮票,要去城里怎么办?
买。
当年,集市上有专门出售粮票的地方。
数量也不多,就是几斤,或者几十斤,价格是每斤二毛。
可以想象一下,二十七万斤粮票,相当于五万多人民币。
这是一笔巨款。
自然引起了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,后来很快侦破了此案,抓获了盗窃者。
后来此人被判处死刑。
现在的粮票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价值。
很多人,尤其是年轻人不知粮票是何物了。
粮票已成了一张废纸,有人却为它丢了命,是不是很搞笑啊!
(李苏章原创)
